新聞資訊
衛(wèi)生棉做成體外診斷器械會怎么樣
日期:2016-06-06 09:10:52 閱讀數(shù):669
女性朋友們都知道,月經(jīng)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月經(jīng)期間的種種癥狀可能會是一些婦科疾病的體現(xiàn),例如痛經(jīng)這個癥狀,有一部分的可能性就是由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的。其他的婦科疾病,像多囊卵巢、子宮肌瘤等等,如果不及時治療,輕則影響生育功能,重則會危害我們的生命。
針對這樣的狀況,哈佛大學的兩位科學家決定要做點什么,于是他們把普通的衛(wèi)生棉條做成了“可穿戴設備”–智能棉條,他們是Stephen Gire 和 Ridhi Tariyal。Tariyal認為,一年一次的固定體檢對女性來說,頻率太低,她認為應該有一個全新的血液檢測系統(tǒng)來幫助女性,使她們能夠主動監(jiān)測自己的健康問題。在思考該如何獲得足量又頻繁的血液樣本的過程中,某一天,她忽然意識到,自己每個月其實都要流不少血,于是她靈光一閃,棉條能不能作為收集血液的工具呢?再加上正確的技術,它是不是甚至可以檢測血液中一系列的生物標志物,然后把這些信息傳送到數(shù)據(jù)庫中呢?于是在2013年,Tariyal和Gire合作創(chuàng)業(yè)了!他們創(chuàng)辦了一家名為NextGen Jane的公司,開發(fā)“智能衛(wèi)生棉條”。他們在全國做了大范圍的調查,收集信息,了解女性們目前擁有怎樣的醫(yī)療條件,有哪些擔心的事情,希望能夠更好地為他們的目標客戶服務。
在2015年,一家測序公司Illumina看中了NextGen Jane的巨大市場潛力,為他們提供了加速器項目和資助。借助Illumina的技術資源,他們檢測出了在月經(jīng)周期循環(huán)中,血樣的RNA表達如何隨時間發(fā)生變化。NextGen Jane目前*為關注的領域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卵巢癌,它們是亟待解決的世界性的大問題。相當一部分女性因為對子宮內膜異位不夠重視而*終導致不孕,同樣,因為癥狀不明顯,很多患者的卵巢癌也是往往到了晚期才會發(fā)現(xiàn),使得患者的生存率大大降低。除了疾病因素外,對于生育的需求也是Tariyal下決心要做這件事的原因之一。
Tariyal發(fā)現(xiàn)許多女性只有在有生育的需求或者是身體感到不舒服、疼痛的時候才會選擇就醫(yī),而關于生育能力,種族、遺傳以及其他一系列因素都會產生影響。Tariyal知道通過跟蹤血液中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可反映卵巢的衰退情況),判斷卵子的數(shù)量的下降情況,可以幫助了解生育能力相對于平均水平如何。但是,很多醫(yī)生不愿意提供這些服務,除非是正在備孕或者是不能懷孕的女性,這讓Tariyal非常的不爽。她認為,不管處于什么階段,這項指標都應該“屬于女性本人”。因此,在智能棉條的研發(fā)中,她也考慮要在自己的產品中增加跟蹤抗苗勒激素的激素水平這一功能,以幫助女性在任何時候都能了解自己生育的能力水平。
公司的CEO Tariyal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的長期愿景是管理女性從初潮到絕經(jīng)期的生殖健康,通過棉條采集到所有對女性身體健康有用的數(shù)據(jù),希望這在未來能夠成為女性日常保健中的一部分,讓女性能夠更加細化的管理自己的身體健康”。至今為止,他們還沒有披露出太多關于智能棉條工作原理的細節(jié),不過NextGen Jane已經(jīng)完成了自己的種子融資,目前臨床試驗也在進行中。盡管這一切看起來都仍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兩位創(chuàng)始人表示,他們的產品已經(jīng)有了原型,*終的成果會在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和大家見面。這對于廣大女性同胞來說,肯定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科技發(fā)展,每個女性都有權利掌握自己的健康,而NextGen Jane未來的產品會讓這件事變得更簡單、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