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哈佛大學科學家:你們現在估算平均血糖的金標準是不準確的!
日期:2016-10-17 09:49:43 閱讀數:631
糖尿病患者們總是生活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他們心里時刻想著“這個不能多吃,吃了血糖又要高了!”誠然,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如何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不過,除了控制外,監(jiān)測的意義也不應該被小覷。
糖化血紅蛋白儀糖化血紅蛋白儀
除了血糖之外,還有一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指標——糖化血紅蛋白(HbA1c)。HbA1c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是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標準,血糖和血紅蛋白結合生成糖化血紅蛋白是不可逆反應,大約能夠保持120天左右,因此檢測時反映的是檢測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而血糖通常指的是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血糖測試結果反映的是實時的血糖水平。
實時血糖檢測在診斷時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但是容易受到進食和糖代謝等相關因素的影響。而HbA1c是逐漸生成的,它相當穩(wěn)定,不易分解,不受短暫的血糖波動的影響。但同時它與血糖值相平行,血糖升高,HbA1c也會升高,因此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對檢測自己血糖水平控制情況具有指導意義,醫(yī)生也可以根據HbA1c的數值來判斷患者是否有并發(fā)癥的風險。
于是,HbA1c成為了在糖尿病監(jiān)測中國際通用的“金標準”。在科學家的努力下,現在通過測量HbA1c,將結果代入標準數學模型,就可以得到平均血糖值。但是,卻有人對這個推算結果提出了異議,這個人是來自哈佛醫(yī)學院的研究員John Higgins。他提出,估算平均血糖的“金標準”是不準確的,他們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將錯誤率大大降低!
John HigginsJohn Higgins
這項研究成果發(fā)表在了《科學 轉化醫(yī)學》雜志上。研究人員認為,“金標準”之所以不準確都是因為紅細胞。所以紅細胞做錯了什么?其實是它們的“年齡”在搗亂。簡單來說,較老的紅細胞會比年輕的紅細胞吸收更多的葡萄糖。因此兩個實際上血糖水平相同的人會因為他們紅細胞年齡的范圍不同而使得他們測得的血糖值不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Higgins研究員的團隊開發(fā)了一個數學模型,考慮了紅細胞的年齡因素,將年齡調整公式代入原來的標準計算公式中,就可以矯正因年齡而導致的較大差異。研究人員對200名患者進行了實驗,志愿者們佩戴上連續(xù)血糖監(jiān)測設備,研究人員在不同時段記錄下實時血糖值,計算出實際的平均血糖值。然后他們再對志愿者進行血液測試,將獲得的HbA1c的值帶入目前所用的標準數學模型中進行計算,有超過1/3的患者的HbA1c測量值都偏離了實際值至少15mg/dl,而新的數學模型代入后,錯誤率顯著降低。
舉個實際的例子給大家可能更直觀一些。利用標準HbA1c測試,得到患者的HbA1c水平為8.1%,由目前使用的計算公式可得出血糖水平為186mg/ml,當研究人員把紅細胞年齡45天代入,利用新的公式得到的血糖水平則為209mg/dl。此時,我們要揭曉由連續(xù)監(jiān)測設備測得的血糖的實際平均值——210mg/dl!三者之間的差距顯而易見,*終,改進后的計算公式得到的數值偏離實際測量數值平均只有0.5%。
這個進步有什么意義呢?首先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了,HbA1c代表了疾病控制的情況,幫助醫(yī)生預測潛在的并發(fā)癥。但是HbA1c并不是*的,它也不能取代實時血糖監(jiān)測,只是在臨床中,HbA1c比實時的“血糖快照”具有更好的疾病指示作用。
根據《英國醫(yī)學雜志》上刊登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降低1%時,患白內障的可能性降低19%,患心衰的可能性降低16%,因血管疾病而遭受截肢或死亡的可能性降低43%。不過不同的國家所制定的達標值是不同的,例如,美國的標準為<7%為達標,但中國為6.5%,老年人標準放寬至7%。
但不能排除有一些發(fā)展迅速的糖尿病并發(fā)癥,對于這類患者來說,實時血糖會更有意義,所以將這兩者結合才會有更全面的監(jiān)測效果。所以真正患病的朋友還是應該堅持實時血糖的自測+每隔2-3個月到醫(yī)院去進行一次HbA1c的檢測這兩種結合的方式更好。因為HbA1c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所以這一個看似簡單的進步實則意義重大,它會讓全面的血糖監(jiān)測變得更加*,反映患者實際的血糖水平,醫(yī)生也能夠提供更準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